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环境持续恶化,与我们共存的生物逐渐减少,那我们人类该去哪里生存?
移民去其他星球?至少在未来100年内难以实现;采用科学技术培育?就目前来看,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。
那么,极有可能亲手毁灭掉自己的我们,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?其实这并非危言耸听,只因我们一直在一步步地蚕食其他动物的栖息地、环境乃至它们的生存,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。
趁着这天未来,去看看BBC和中央电视台以及法国电视台联合制作的逆天的纪录片——《七个世界,一个星球》。
了解一下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因和谐共存而美丽,非肆意捕杀、砍伐和占有。
在世界自然纪录片拍摄制作领域,英国广播公司(BBC)的自然历史部绝对是一个殿堂级的存在。仅在近几年为中国观众熟知并喜爱的纪录片就有《蓝色星球》、《地球脉动》、《冰冻星球》、《猎捕》、《王朝》等神作。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拍摄和传播堪称登峰造极。
《七个世界,一个星球》所谓七个世界,说的是数百万年前地壳被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撕扯得支离破碎,由此创造出七个蔚为壮观的大陆,即现在地理概念上的七大洲。这部纪录片要呈现的,就是这七大洲里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和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。
《七个世界,一个星球》集结了BBC所有顶配阵容,有“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”称号的戴维·阿滕伯勒以93岁高龄出镜主持,他的精彩解说如同献给大自然的诗行。配乐是奥斯卡、格莱美得主汉斯·季默。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这都是一部堪称顶级的自然纪录片。
在每一集里,分别前往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大洲,去探索那里奇妙动物和生命故事。
相较于BBC星球系列的其它作品,此片采取了不一样的叙事手法。用执行制片人Scott Alexander的话来说:“以前是按照动物的栖息地来一探世界,此次我们首次以全球七大洲为篇章进行创作,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地球。”
从富饶的南美洲,到野性十足的非洲荒野;从北美洲的广袤土地,到炽热的澳洲大陆……
可以说,《世界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七大洲、关于这整个星球系统而生动的生命图景。
在主创团队到达的七大洲里较为特别的南极洲。说它特别,是因为南极洲是迄今两百年前才被人类发现的一个大洲。这是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。
在南极洲,98%的陆地都被冰雪覆盖,很难看到生命的迹象。正因如此,这一集的主题也被定下了残酷的基调。
能够在南极洲生存下去的生物,都要依赖海洋维生。韦德尔氏海豹,就是唯一能在南极生存的哺乳动物。
刚出生的海豹幼崽还不能游泳,只能被困在海冰之上。但是,南极的风雪极大,气温可低至零下四十度。海豹妈妈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遮挡暴风雪,勉强为孩子争取存活的可能性。
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,很多海豹刚出生不久就会死亡。只有能够在风雪中坚挺到最后的,才能继续活下去。虽然听起来很残酷,但这是每一只韦德尔氏海豹都必须经历的生死考验。只有熬过这段时期,等身体能入水游泳的时候,它们才能迎来新的生活。
和韦德尔氏海豹同样艰难生存的,是南极大陆上的灰头信天翁。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,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,正处于灭绝的边缘。
近年来,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南极的暴风雨更频繁,威力也更强劲。当狂风呼啸时,风速可达每小时110公里,这对刚出生不就对雏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为了哺育孩子,成年的信天翁只能冒着风雪出去觅食。此时,留在巢穴的雏鸟很容易被呼啸的风吹出去。一旦被吹走,在低温的环境下信天翁雏鸟只能存活几小时。
当成年的信天翁捕食归来,它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孩子,对它们的叫声也无动于衷。
这是因为,灰头信天翁并不是通过视觉、听觉或嗅觉来识别自己的孩子。它们唯一的判断依据,就是自己的鸟巢。因此,哪怕过程再艰难,雏鸟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回鸟巢。是死是活,就全靠雏鸟的奋力一搏了。
南极洲的生活环境,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。 动物们之所以还要蜂拥而来,是因为这里的海水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。寒冷的海水孕育了浩浩荡荡的大群磷虾,数量多达400万亿只,这超过了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物种的重量总和。而对于海洋里的座头鲸来说,这就是它们最好的食物。
座头鲸捕食的方式也相当有趣——它们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,接连吐出气泡,编制出一道磷虾无法穿越的气泡网。随后,座头鲸的身体会快速地向内螺旋上升,从而将磷虾群收拢其中。通过如此缜密而细心的捕食,大多数座头鲸在夏季就能收获全年所需的脂肪储备。
和座头鲸相比,巴布亚企鹅就没那么幸运了。它们每天都要长途跋涉,到80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。
巴布亚企鹅是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企鹅,时速可达35公里。但是,与之相比,海洋中还有像虎鲸这样速度更快的猎手。一只觅食过程中的巴布亚企鹅,很有可能变成虎鲸的觅食对象。无论在个头还是速度上,巴布亚企鹅都完全不占优势。
它只能利用自己的敏捷程度,来与虎鲸展开周旋。但是,当多只虎鲸对一只企鹅进行围追堵截时,它通常就难逃一死了。
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,在南极洲这片土地上同样适用。为了维生,一个物种不得不捕杀另一种物种。但是,在这个捕杀链顶端,是让每一个物种都惧怕的对象——人类。
近年来,人类发明了新的捕猎技巧,并毫不留情的捕杀海洋生物,险些导致巨型鲸类销声匿迹。而南极洲的南露脊鲸,就是伤亡最惨重的鲸类之一。
这是一种生性好奇、毫无戒心的鲸类。当捕鲸船出现时,它们不但不会躲开,还会毫无防备地主动靠近。在捕鲸者的眼中,这也是一种很“方便猎杀”的鲸类。
正因如此,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,就有3.5万头南露脊鲸遭到猎杀。如果把这个统计样本放大,你会发现——在南极海域,有超过150万头鲸鱼在近几十年相继遭到猎杀。
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。而这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,在向我们展示南极洲生物奇观的同时,也在呼吁每一个人保护这片土地。
一个简单的数据,便可看见这片冰雪大地的重要性——据统计,南极及其孕育的无数生命,每年吸收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,是亚马逊雨林吸收量的两倍以上。
因此,保护南极洲不仅仅是在保护这里多样的生命。这其实也有助于恢复我们整个星球的自然平衡,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。
近年来,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。而在南极洲的部分地区,气候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6倍。它继而带来的恶劣影响,是提高海平面、改变海水盐度、扰乱洋流,甚至直接威胁极地动物的生死存亡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《七个世界,一个星球》这部纪录片,绝不仅仅旨在呈现各大洲的自然奇观。它还在以直白的事实告诉观众,我们所目睹的地球奇观,正受到人类行为的威胁,起到一部良心纪录片应有的警示作用。
为这部纪录片担任解说的戴维·阿滕伯勒,经常有人问他,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不退休?
阿滕伯勒是这么回答——“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,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。”希望这部良心纪录片,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七大洲的保护意识、以及对于我们所处这颗星球的理解和尊重。
故事背后有工作人员的小彩蛋。但在美之外,BBC也没有忘记透过纪录片告诉全人类,这份美,需要每一个人的守护。
自然界弱肉强食,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。但“弱肉”在强敌面前未必都会坐以待毙,在自己的食物链上,它们也是处于顶端的那个。所以每一个要想获取猎物的食肉动物,都必须练成“武林高手”,他们的生死决斗,也如同武侠大片,在这些精彩的“动作戏”后面,是摄制人员极其耐心的等待和敏捷的抓拍,呈现每一次精彩的背后,都是他们在极端环境中的冒险。
在海洋中,虎鲸虽然不是最大的王者,但和企鹅比起来,它仍然是巨无霸级的杀手。
如果一只身长不足一米,泳速35公里每小时的企鹅,被四只身长可达9米,泳速可达每小时55公里的虎鲸围追堵截,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?
娇小的企鹅身形灵活,它善于左冲右突,从夹缝中脱逃求生,它的招数如同只有一身轻功,却无还手之力的游侠,能够巧妙避险,但无法全身而退。虎鲸则似膀大腰圆的恶霸,不仅在体型和力量上占绝对优势,还以四对一,像在战争时期结成联盟欺负弱小的流氓国家。
虎鲸的灵巧与机智,也确实与它的体型相匹配,它们跃身击浪、原地后翻的动作,完全是一个雄霸武林一统江湖的顶尖高手。
在中国的湖北神农架山区,摄制组拍到了两群川金丝猴斗殴的场景。它们虽然不是食肉动物,但在大雪封山,草木凋零的冬季,它们对食物的渴求高于一切,即使是同一种类,若不是同一族群,敢贸然进入己方的领地,只有一个字:打!
它们的战争不讲战术,也无章法,只有利爪相击,獠牙相撕,不决出胜负绝不罢休。
和大熊猫一样,川金丝猴也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,他们只分布于四川、甘肃、陕西和湖北的高山密林中,体型中等,喜欢群居,肩背具长毛,色泽金黄,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在伊朗西部,有一种毒蛇叫蛛尾拟角蝰,为了吸引猎物,它们把自己的尾巴进化成了类似于蜘蛛的形状,而鳞片多皱粗糙,与岩石、山坡的颜色毫无二致。这种蝰蛇新种被发现于2006年,是伊朗独一无二的物种。
它们以近似隐身的状态引诱鸟类伏击猎物的技巧,使人叫绝,也令人惊悚。
在印度的干旱地区,有一种蜥蜴叫华丽喉扇蜥,它们是英雄蜥属(Sitana)的小型陆生蜥蜴。雄性的脖子下长着一大片闲肉,平时处于松弛折叠状态,张开时形同一把折扇,可以伸展到躯干长度的56%。在喉扇的边缘具有锯齿,很像手工制作的棕榈叶扇子。随着雄性成长到性成熟阶段,闪亮的白色喉扇上会有明显的天蓝色条纹和橙色斑点。
但这种喉扇除了在求偶时吸引异性,并没有其他的作用。当然这也是雄性喉扇蜥的标配或者性征,因为雌性不生长喉扇。它们站在高处张开喉扇求偶时,很像古装电影中纨绔子弟调戏妇女时假装斯文的扇子。
但如果有另外的雄性闯进来争夺异性,那免不了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。“冲扇一怒为红颜”,大概说的就是它们。人类在武侠影视中才能出现的动作场面,两只喉扇蜥轻易就能呈现出来,为了“爱情”决斗,它们的“武戏”尤为精彩!
版权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文章、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微信:bandu2000删除。如遇到下载链接失效,或者其他问题,请加微信:bandu2000客服看到信息会第一时间处理,更新链接或者补发。 谢谢理解!
发表评论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